2023年4月13日,省宋庆龄基金会“美育公益课堂”在广州暨南大学港澳子弟学校继续开讲。省宋庆龄基金会名誉副主席、“青美会”主任杨珍妮,省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蔡延钊,“青美会”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思燕,以及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总校长郑景亮,执行校长封岩等领导嘉宾参加了活动。此次进校园的“美育公益课堂”第五课有美术教育——《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,像艺术家那样去思考》和非遗岭南押花艺术DIY课《将大自然的灵气带回家》两个专题讲座。讲座内容丰富精彩,受到港澳台侨及外籍学生的欢迎。 在校园演讲厅,“青美会”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思燕教授面对100多名师生,做了《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,像艺术家那样去思考》专题讲座。张教授结合少儿美术教育及实践经验,从引导同学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,从经典和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,从养成大胆尝试和创新的思维能力等方面,向学生分享了如何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成果,并鼓励学生“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,像艺术家那样思考”。张教授还介绍了“杨之光杯”青少年创意美术大赛的情况,引导学生一起欣赏历届杨之光杯比赛上的少儿美术获奖作品,让他们了解青少年美术教育的意义和激发创意潜能的方法。在互动环节,学生踊跃抢答,并提出了自己对绘画的见解和问题,张教授结合自己的体会一一做了回答,并指出:美术创作需要的是胆大心细,敢想敢画有创意,没有画坏的画,只有尚未画好的画。张教授还将自己的作品集送给学校及积极思考回答的同学。 在非遗课堂,25名学生在省民协押花工艺师陈妹的带领下, 学习非遗岭南押花艺术。陈老师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实践互动的形式,向学生讲授押花的历史渊源、发展进程、押花艺术的价值以及押花的基本操作、作品欣赏,并现场指导学生进行押花制作。课堂气氛活跃,学生实践热情高涨,在两节课时间中就顺利完成了押花摆件的制作。陈老师还结合工作实践和自身的体会与同学们进行分享:押花看似简单轻巧,但却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厚重感,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,如今押花已成为现代文化中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,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创新。 课后,杨珍妮主任对此次进校园活动进行总结,她表示:美育公益课堂进校园,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审美判断力,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,使他们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。她殷切希望青少年提高创新能力,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,去创造世界。


|